By 蔡佩琼 Petty Go
在一次讲座中,我与家长探讨「当孩子三十岁时,你希望他成为怎样的人?」答案有负责、诚实、爱人、独立、喜乐、自信等。再下一个问题是 “我现在每天与孩子时间最多花在什么事情上?” 多数的答案是学校功课与课外学习如中文、心算、音乐、美术、游泳、跳舞等才艺。将两个问题一起看时,似乎我们现在投资在孩子身上的时间、精神与钱财,与我们期望孩子长大成为怎么样的人,二者之间并没有密切的关系。当我们回想自己的同学中,现在最有成就的不一定是从前在学校名列前茅的人,那么,为什么我们还是会偏重孩子功课成绩呢?我们讨论的结果是□
以上因素,使得我们知道虽然功课好不是孩子将来成材的万灵仙丹,却也没有勇气不过度重视它。
八零年代哈佛教育家迦德纳(Gardner)提出了智力多元论(Multiple Intelligences),指出每个人至少有7种不同类型的智力,但只有其中两种在传统教育中受到了高度重视,即语言智力和逻辑(数学)智力。传统教育上,大多数所谓的智力测验都集中在这两种智力上,全世界很多学校教育也集中在这两种能力上。但是加德纳指出,这使我们对学习潜力产生了一种不正常的、有限的看法。他列出的其他五种智力是:音乐智力、空间或视觉智力、运动智力或身体智力、人际智力、内在(内省)智力。智力多元论激发教育者(例如家长、老师)的深省:传统IQ测验一试定终身真的公平准确吗?一成不变的教导方式能够满足不同智力倾向的孩子吗?我发掘了孩子独特的天赋,并以欣赏接受的态度来引导他们的成长吗?在传统教育制度下无法生存的孩子,注定是失败者吗?
六零年代行为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,先在桌上放了好吃的糖果,告诉四、五岁的小朋友,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糖,若等老师一下子回来再吃,可以吃两颗糖。那些抵抗不了诱惑的小朋友,在老师回来以前就把那一颗糖果解决到肚子里了;另外一种的小朋友,虽然也很想吃糖,但想到忍耐一下可以有两颗糖,就用唱歌,踱步或甚至假装睡觉来度过难熬等待的时刻。这个实验继续观察两种小朋友一路到高中,发现吃一颗糖的孩子比起吃两颗糖的孩子,较易挫、较缺乏面对挑战的勇气、也较无法承受压力,甚至连SAT的成绩也落后吃两颗糖的小朋友210分。吃到两颗糖的小朋友在克制冲动(我可以等)、面对解决问题(引导自己舒缓注意力)、对事物积极乐观的态度(有信心得两颗糖),其实都是高度情绪智商(EQ)的表现。较高的SAT成绩,也解释了EQ可以具体影响IQ的表现。
十年树木,百年树人,教育是耗时、耗力、耗资源的大业。在自己养育三个孩子的经验中,以及多年来在儿童教育岗位上的观察,决定孩子长大成材的因素很多。除了学业之外,健康的自我观(self-esteem),自制能力,解决问题的能力,及道德品格更是占了举足轻重的角色。这些能力不能用具体的测验来评估,也不能用参考书的习题演练而学成,而多半是在父母陪伴成长的过程中,花时间慢慢培养训练出来的。
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有用的人,每位孩子也都有神所赐予天赋的资质,但愿家长都能”慧眼识英雄”,看到每个孩子独特的天份,加以栽培成为合神心意的人,而不是一味要求他们课业成绩或比赛中出人头地。但愿当子女长大成人时,父母能以欣慰的眼光看著这些成熟的下一代,也期盼他们能够继续百年树人的使命,薪火承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