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y 心桥
教育心理学在过去五六十年研究到底对成人以后的成功、成就影响力最强的因素,除了在媒体中常常看到的坚毅、x自制力、热忱等以外,还有乐观(Optimism)、好奇心/求知欲(Curiosity)等等软因素。有许多潜在因素影响到学习关键因素,特別是孩子的个性特点、学习态度和时间管理等行为习惯。
习惯和品格的形成确实受孩子天生气质(temperament)的影响,其中包括喜静还是好动、适应性、挫折承受力、注意力长短、能否坚持等。还有孩子学习的能力特点,这些都需要我们去了解,接纳,并因材引导。有些孩子天生责任心强、做事有恒心、遇到困难心态更积极乐观。但品格的可塑性,比起记忆力、理解力等认知能力因素强得多,这些习惯的可塑性很大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发现,品格和习惯的养成有50%是可以在后天提高的。孩子在六七岁时就已经开始出现厌学的现象,这是非常不正常的,可能是学习的内容跟孩子的学习能力特点有很大的差距。
父母需要理解孩子的特点:听力学习还是视觉学习
传统教育模式比较强调听力理解和处理能力,但很多孩子需要其他的学习方式。
美国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发现,擅长用听力来学习的人(Auditory Learners)大概占整个人口的30%。65%左右的人天生需要一些视觉的帮助。比如说,学地理需要画个图像,才能记得更清楚,学历史时需要画一个time line,通过视觉来帮助记忆。还有大约5%的人需要通过触觉来学习,需要动手做才能学习的效果最好。
孩子各有不同恩赐,能力特点和传统教育的要求以及父母的期待常常不吻合,那就需要父母在养育过程中多观察和接纳孩子。教育是要以长取胜而不是以短取败,花很大心力去教,不如用心去观察,先找到孩子的特点在哪里。
在孩子六七岁上学以后,试着给孩子一个两步的指令:请把这本书给爸爸,然后帮爸爸倒一杯水。你可以看看孩子是不是能在不重复的情况下做到,这是一个正常的听力理解的发展过程。如果,在孩子六七岁的时候遵守这两步的指令有困难的话,那他在学校里、在课堂上的理解就有困难。
刚上学的孩子,可以在家里准备一块白板,鼓励他们当老师,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教给家人,不但提高学习的乐趣,同时还加强了理解。
父母可以观察一下孩子的特点,就可以發現他們的智能:
(1)有的孩子开车出去,对地图、路线记忆特别好,这些孩子的空间智能发展好;
(2)有的孩子听一下曲调,就会记下来,那他的音乐智能就发展的特别好;
(3)有的孩子词汇量特别大,语言表达能力非常强,那他的听力处理能力就特别好。
哈佛心理系教授加德纳博士(Dr. Howard Gardner)在1983年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,
指出除了广为智力测试和学校教育认同的语言(Linguistic intelligence)和数理逻辑智能(Logical-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),还有多种其它智能的存在。比如:
音乐智能Musical intelligence、运动智能Bodily-kinesthetic intelligence、空间智能Spatial intelligence、人际智能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、内省智能
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、自然智能Naturalist intelligence。
孩子的天生特点非常不一样,父母最重要的任务,就是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特点,找到一个最适合他们的学习道路,这个对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。
孩子在个性的发展上,没有得到充分的接纳和适应,就不会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,学习给他带来的就是挫折感,学习的方式或是教学的方法与孩子的特性不一致,而造成了孩子厌学的现象,影响孩子一生的学习。